从部队退伍后进入金融服务业是一条无数人走过的道路。然而,过去几年中,摩根大通(JPMorgan)、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花旗(Citi)和高盛(Goldman Sachs)等银行一直在增加从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招聘的人员数量。

  这些银行正在制定针对退伍军人的正式遴选程序,它们相信部队培养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技能,在银行工作中可以很好地派上用场。

  眼下,英国正在削减财政赤字,英军已结束在阿富汗的作战任务。国防大臣菲利普?哈蒙德(PhilipHammond)去年同意将2015年后的国防预算削减1.9%,引发外界警告称,军队经费可能已过分吃紧。

  “从部队退下来的人……极具敬业精神,能够在高压状态下工作。”职业转型合作计划(CareerTransition Partnership)的常务理事戴维?达菲(David Duffy)表示。CTP是一个官方的军人安置项目,与巴克莱(Barclays)、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劳埃德银行(Lloyds Bank)等多家银行都有合作。达菲表示,从2013年8月到2014年9月期间,大约3%的退伍者进入了银行及金融服务业。

  摩根士丹利自2010年起每季度举办职业转型培训班,今年,它在3个领域面向退伍军人提供实习机会:机构销售和交易、金融以及运营。迄今已有700名退伍军人参加了摩根士丹利的培训班。当过伞兵、如今在该行机构权益部门担任执行董事的丹?沃辛顿(DanWorthington)说,培训班的目的是消除金融服务业的神秘感。“一名军人很难判断自己是想做投资管理(buyside)还是想做投行业务(sellside),也不懂得销售、交易与投行业务有什么区别。”

  摩根大通2011年推出了一个正式的实习生项目,以便让男女退伍军人了解该银行的不同部门。曾参军5年的摩根大通资产管理(JPMorganAsset Management)主权客户全球主管帕特里克?汤姆森(Patrick Thomson)说:“这为我们发现有潜质的人才提供了机会,也为求职者决定是否想要在摩根大通发展提供了机会。”

  汤姆森表示,从部队里出来的人在技能和性格上往往很适合在银行工作。“他们的团队精神、气质和人生观都很具有吸引力。他们有一套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的方法。他们也非常正直。”

  当过装甲军上尉的花旗外汇部全球营销负责人威尔?帕卡德(WillPackard)说,从有益社会的角度来看,招募退伍军人具有帮助他们回归平民生活的意义,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招募退伍军人也很划算。“我们能招到非常好的人选。部队已经对他们做过遴选和培训。最重要的是多样性。经历和想法的多样性非常重要。”

  花旗今年推出了一个项目,鼓励那些在20多岁时离开部队的退伍军人加入该行的毕业生计划。高盛有一个退伍军人融入项目,提供机会让退伍军人更多地了解金融服务业。

  离开部队后进入银行也要面对一些挑战,尤其是文化冲击,还有以下事实:部队里的高级军官不会一进银行就坐上高级管理人员的位置。

  帕卡德表示:“困难之处在于,如何在一个人天生的能力和暂时的经验缺乏之间填补鸿沟。行业术语是个挑战。银行组织结构远不如军队里那么界限分明,任务导向性也没那么强烈。”

  银行的这些项目都着眼于如何帮助那些决定离开部队的人。帕卡德表示:“如果伦敦金融城的企业能够向刚刚退伍的军人提供与应届大学生同等的机会,那么在部队里短期服役的吸引力将大大提高。”